【教育报国守初心】系列报道(一)“硬环境”“软实力”打造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好环境——2018年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集体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凯发网站
导航

【教育报国守初心】系列报道(一)“硬环境”“软实力”打造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好环境——2018年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集体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凯发网站

当前位置: 凯发在线首页>专题新闻>东农人>正文

【教育报国守初心】系列报道(一)“硬环境”“软实力”打造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好环境——2018年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集体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学校对2018——2019年度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了表彰。他们是全校教职工的杰出代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他们用务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执着三尺讲台的无私奉献书写了东农人教育报国的不变初心,诠释了东农人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宣传部聚焦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深入采访,并将在校园网、校报推出《教育报国守初心》专栏,陆续刊发系列报道,展现东农模范代表的突出事迹和良好精神风貌。希望全校教职员工在榜样的引领和带动下,汲取到更多前行的温暖力量,进一步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真正把不忘初心的标尺立起来,把牢记使命的责任扛起来,以主题教育成效推动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实际行动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撰稿/冯丹)



系列报道(一)

“硬环境”“软实力”打造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好环境

——2018年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集体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十年,一棵松树成为良材,十年,一个孩童成为少年。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历经近十年的发展,可谓换了新颜。这个学生眼中“全校最旧的楼”如今焕然一新,整洁的办公楼、“高大上”的实验器材、现代化的教室、温馨的学生事务中心、个性化的研究生工作室……点滴之处是学院对教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正如学院院长付强所说,“这里有教师和学生对学院的爱,学院才有了家的模样,工作在此才干劲十足。”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在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不断夯实水利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在科研工作中,把握前沿,锐意创新,不断夯实水利高水平学术成果孵化基地;在社会服务工作中,立足龙江,服务三农,不断夯实水利实用技术转化基地。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东农水利已经成为国家水利高等教育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自筹经费投硬件建现代化学院

在水利楼和土木楼间,曾经的废弃建筑垃圾场,如今变成了一个小型试验场,东北农业大学的气象台就建在这,还有教师自己改装的人工降雨模拟系统装置、黑土区坡耕地产汇流及侵蚀变坡实验等。每一块土地都被合理的利用,当记者看到小气象台附近一片刚刚收割完的大豆地,还在想他们怎么“舍得”拿来种大豆,院长付强说:“这是我们用来做农田土壤冻融过程实验的,经过土壤冻融和施加生物炭,对比不同地块的土壤水土环境差异,今年的大豆长的特别好。”

水利楼和土木楼都是80年代建设的,多年来,未进行装修和维护。近年来,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在学校建设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自筹经费用于硬件建设。建设了学院辅导员研修室、学生谈话室、党员之家、学生事务中心、学生科创中心等共计近400平米的学生工作场地。同时,学院会议室、多功能厅及各专业多媒体课程设计室都全方位向学生开放,极大的拓展了学生活动的空间,为学生成长营造了良好条件。

教室配置电子屏幕、电子黑板,科研实验室实验器材基本满足教学科研需求,学院还有学生事务中心、党员之家、心理咨询室、健身室等场所供教师和学生使用。“这是我们公共场所的钥匙板,谁来借很方便,也便于管理。”院办教师指着墙上的钥匙箱告诉记者,有些会议室还是电子门锁,老师和学生使用也不需要来这取钥匙,我们就发送随机密码,就可以开门了,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省时省力。

“研究生教室不是千篇一律的黑板、桌椅,而是每一位导师和学生都有一个独立的教室,整个教室的装修老师和学生‘说了算’”,当然经费也自己解决。”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崔嵩告诉说,当然,我们也愿意为我们每天工作学习的大家庭做点什么,布置我们的办公室、实验器材,我们义不容辞。记者看到崔嵩副教授和他的学生们的办公室开放的工作环境、清新的小绿植让整个办公室有着家的温馨。有的教室是隔断办公间、有的是沙龙式的圆桌,有的古朴典雅、有的宜家现代,每一间教室都洋溢着家的温馨。在这样的环境下,为更好的平等交流、科学研究提供的场所,很多重大科研成果就在温馨的工作间、茶香间萌芽。

“几年前,报考我院研究生基本上过国家线就能考上,还基本是本校本科生,而如今,仅超过国家线是有落榜风险的,考生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众多重点高校,生源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我想这样温馨的环境所带来的师生间的凝聚力可能是重要的因素。”付强院长说。

高端人才实验设备为科学研究提供国际平台

实践教学条件也明显加强,在学校项目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老师们更是“自掏腰包”,几个老师的科研经费凑在一起就买了个“大件儿”,这个大件就是实验器材,对于学院来说,实验器材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才是最实用的。付强拿到了科研成果奖金,第一个就想到了给学院买一件“大件儿”,他说他也是受老师们“以院为家”的感染。近几年,学院投入1000余万元购置了数字流域梯级开发仿真实训平台等本科实验教学设备30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了15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达到了3400m2;黑龙江农大清源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20余万元,购置仪器设备60余台套,并免费培训实验系列教师,推进了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新建了冻土工程实验室;设立了专用的课程设计室,使用面积达到了600m2,并投资12.8万元购置了320套课程设计桌椅;新建了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实习基地、嫩江尼尔基水利水电站。

学院还建立了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东北农业大学分中心和“智能土壤”国际联合实验室等两个国际合作科研创新平台,开创了学院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的先河,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更高的国际平台。

近年来,学院不断强化人才强院工程,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龙江学者”特聘教授、黑龙江省“长江后备”支持计划入选者、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1人,显著提升了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科技成果孵化取得新业绩,先后获得省部级等各类奖励20 余项,授权专利 60 余项,其中: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6 项、三等奖 7 项,农业节水科技二等奖 2 项;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 2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30 余项。

依托农科优势服务龙江沃土

在寒区水土资源研究室,团队负责人王子龙告诉记者,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的专业设置依托学校雄厚的农科优势,充分发挥地域特点,冻融土壤研究、寒区水循环等研究都是解决龙江实际问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课题。多年来,学院通过开展成人教育、水利技术培训和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等形式,为龙江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社会环境和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生态环境健康,环境污染的治理等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技术培训方面,学院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水务局合作,成立了农垦水利系统职称培训中心,已累计培训230 余人,其中:农垦水利系统 180 余人,哈尔滨市水务局非水利专业人员 50 余人;2017 年,受鸡西水务局邀请,学院教师为鸡西、鸡东、密山和虎林四县市水利管理人员开展了全省山洪灾害预警和《水利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培训;2017 年和 2018 年,受哈尔滨市西泉眼水库管理处和桂林市水务局委托,学院派出多名教师为水库管理人员和水务系统工作人员开展了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为黑龙江省节约农业水资源、提高水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做出了重大贡献。

东农水利人凭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克服了一个个难题,书写了一篇篇华章……一幕幕场景令人难忘,一点点变化令人感动,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办学空间不断拓展,实践教学条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教学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师生员工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国内知名度不断提升。

“东农水利人将继续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不忘教育报国之初心,牢记振兴教育之使命,正视差距,锐意进取,为龙江全面振兴贡献力量。”学院党委书记王金武说。

付强表示,“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院上下真正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学院为家,以事业为己任,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学院取得的每一分成绩都是全体老师和员工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来之不易,所以每个人都倍感珍惜。在今后的工作中,全体水利人一定振奋精神、再接再励,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扎实工作,促进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报道/杨帆)

责任编辑:徐小添 发布时间:2019-10-16 浏览人次: